这几天,相信大家的朋友圈和微信群被一则事故新闻和小视频刷屏,舞台上方的桁架杀死了一名乐手!该事故同时还被众多媒体跟踪报道。所以元素谷把这篇安全管理体系送给公关人作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
《剧场等演出场所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由北京工业大学剧场设计与舞台技术研究申报的,被列为2010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剧场等演出场所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剧场等演出场所安全管理体系——守则》、《剧场等演出场所安全管理体系——评估》、《剧场等演出场所安全管理体系——教育》四部分。其中,《评估》是在《要求》和《守则》的基础上,对剧场等演出场所安全风险情况的检查和评估方法。笔者参与了《评估》的研究工作,就相关问题作出以下阐释。 评估办法是演出场所进行演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但它不能替代安全教育、预防措施和安全监管等其他安全管理工作。方法中的所有要求旨在纳入演出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其应用程度取决于演出活动的场所、安全管理方针、活动性质、运行的风险与复杂性等因素。通过识别风险信息、风险等级评估,认识演出场所的安全风险,选择合适的规避方法及应急处理方案,从而保证演出活动的顺利进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率。
剧场等演出场所内危险源的识别、风控措施的制定以及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应由剧场法人负责。演出场所法人或由演出场所聘请的安全专家牵头各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共同成立风险评估小组,至少3人以上,制定风险评估策略。风险评估小组负责编制安全风险评估计划,确认评估结果,形成《剧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当体系、业务、技术、环境等影响演出场所的重大事项发生变更或重大事故发生后也应相应展开。 演出场所中,安全部门负责风险防范措施的策划和制定;各部门指定安全责任人负责风险识别,并负责本部门所涉及的安全风险控制工作;演出场所法人代表负责进行第一次评估与定期的再评估。
演出场所评估工作应该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包括评估在内的所有工作,必须符合职业健康和安全要求。剧场演出环境和风险评估应该具有和谐性,即保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剧场演出,剧场演出不对安全评估造成消极的影响。 评估程序包括: •确定演出活动过程; •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记录;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登记演出安全事故。 以下对后三个程序进行阐述。
•演出场所活动中可能滋生危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剧场经营过程中各种人员的活动,剧场观众的活动;正常演出活动以及紧急和异常情况下的各种活动,包括灾害发生时的活动。 •剧场内各种设备和设施的危险因素,包括外界提供设备的危险因素。例如,建筑物危险因素、车辆以及其他设备危险因素等。 •剧场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所采购、使用以及存储演出物品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同时包括外界提供的各种物品的危险因素。例如演出服装和道具、办公和生活用品等。 •由于工作环境因素造成的危险。例如照明、高温、碰撞以及其他环境危险因素等。 •对危险因素的识别主要包含六种典型危害(详见表1)、三种时态(详见表2)以及三种状态(详见表3)。
•将政府部门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作为危险识别的线索和依据; •获取本剧场或者同行业曾经发生的安全事故记录和信息; •收集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咨询专家而得到的相关信息; •收集通过现场观察、安全座谈以及预先分析获得的危险信息,详见表4。
演出事故后果分为5个等级,详见表5。
某一危险源产生演出事故的可能性分为5个等级,详见表6。
还有50%的精彩内容待解锁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0
- 收藏1
- 举报
-
金种子酒年度品牌营销推广传播方案
品牌策划
-
财富中心入驻渠道推介会
活动策划
-
创新BMW iX深度试驾体验活动
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