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72亼青年设计展-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在景德镇陶溪川美术馆青年馆拉开盛大序幕,这是72亼青年艺术家计划继2018年首届邀请展后的第二场展览,也是72亼青年艺术家项目2019开年首展。此次展览以由陶溪川美术馆副馆长程晓媛和已未文化主理人施思共同担任策展人,特邀卞晓东、范婧婧、妫六、林朗明、梅琳玉、冉祥飞、王勇、辛瑶遥八位新锐青年设计师参展。
这次展览以设计为原点,8位设计师以陶瓷材料为内核,呈现他们对当下生态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从他们的设计和表达方式里,可以看到陶瓷材料在传统与潮流中的多样性碰撞,东方视角与西方观念的平衡,展览以实验探讨的方式去尝试设计创新概念产品。展览通过单体与整体的观看体验,形成一种新的视角,让观众将艺术的形式、力量进一步渗透自身的生活,感受设计作品出现在生活场景中触手可及的美妙。
开幕仪式现场
《雨中乐园》
以水为主题,呈现了从一滴水开始下落到滴下时溅起水花的过程。滴落时取其饱满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一滴水延伸出了一把水滴壶,壶中亦可承载千万个水滴;溅起时或舒展或聚拢的不同形态的水花
《迷宫》
设计师范婧婧在将展呈空间创造为一座迷宫,留下细小的线索,调动人的身体感知能力与感官意识,精心布下的每一步,都期待与人的互动,给予你一种趣味的暗示。这既是一场游戏,又是一种充满期待的探索,你也许会深陷其中,也许会发现其中的逻辑,找到出口。
《在此相遇》
设计师妫六以一种柔性的,拟人的去对待事物,强调被设计的事物最终不应沦为人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平和、友好的存在,遇见时足够欢喜,遗忘乃至抛却时亦是自然,就像坦然地遵循着一种规律。
《一件不完整的完整作品》
在这个9㎡的半密闭空间里,设计师安置了《长明灯》和《金白·涅槃 No.15》两件作品,并交错打破左右两面墙上原先存在的前一位艺术家展览后遗留下来的镜子,形成了破镜中见镜中见破镜中见镜的状态。
通过改动其展览后不经意制造的环境,与我的陶瓷作品共同呼吸,赋予原定空间新的内容和生命,从而构成了一个不完整的完整意义上的创想。不完整是指前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遗留被动地介入了本次创作,完整指的是我的独立意识由始至终都掌控着整个空间的流变,最终在形式和内涵观念上形成了一件完整的作品。
《Fragmentation 2.0》
“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是指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之中,阅读便是对信息进行接收与解码的过程。从一块老瓷片上我们能够读到什么?
事实上,当我们试图谈论传统的时候我们正在丢失传统的纯粹性。而如何让传统在当下发生意义是我们要做的事。
《拾光》
从工厂堆积如山的残次品中翻出150个杯壶的瓷胎,用电钻在底部打洞,然后穿上灯线,最终有了这次展览的作品《拾光》。
整个灯装置呈现一种从上而下倾泻的状态,落地后流向四面八方,发光发亮。希望通过这组装置,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玲珑瓷,并开始关注和参与进来。只有这样,玲珑这种特殊的制瓷工艺才能真正重新发光。
《亲爱的》
亲爱的,是对当下社会的一层反思,与抗衡。我们每天执着于未来可能的美好,我们996,我们连睡觉都怕浪费生命。我们被冷漠社会洪流席卷了原本的美好。亲爱的,借情侣温情的场景,营造一种简单生活的仪式感。外部灰色代表,当下社会的压抑与现实。里面橙色代表,当下的美好与热辣。
《材料进化论》
手工艺的确容易捕捉和表达微妙的感觉。相比工厂制作,手工艺门槛低,改进的周期更短,“进化”更快。用敏感的材料,比如蓝色,每次温度不同,比例不同,搭配的釉和泥浆稍有不同,蓝色就会变化。
设计师辛瑶遥在这次展览中将自己的设计展现为一个试错和不断得到答案的过程,陶瓷材料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逐渐并最终为其所用,被总结为一种“材料进化论”,无疑,这种进化打上创作者探索和需求的烙印。也许她手上的试错,是他者的意外之喜,可能性,永远是陶瓷材料值得被探索的境地和魅力所在。
活动现场
本文素材来源网络,其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0
- 收藏0
- 举报
-
夏日消暑西瓜派对
活动策划
-
快消品眼镜主题纪念推广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策划
相关推荐
刷一刷- 全部评论(0)
查看更多评论 写评论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