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以“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为主题的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在人工岛“梦洲”盛大举行。作为综合性世界博览会,本届世博会聚焦“健康生活的多种方式”和“可持续社会经济系统”,通过155公顷园区内的创新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未来社会实验场”。 2025年大阪世博会场馆设计将日本传统木构技艺与现代可持续理念深度融合,打造出一座以木结构为核心的“绿色世博园”。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的全球最大木制建筑“环形大屋顶”——这座周长2公里、高20米的巨型环形回廊,总面积达6.1万平方米,使用2.7万立方米木材(含日本扁柏、柳杉及欧洲赤松),通过“贯接合”传统技艺与现代钢结构结合,构建出轻盈通透的空中步道。其无障碍绿色屋顶覆盖植被与LED“照明草”,夜间呈现动态光影,既为游客提供遮阳避雨的舒适空间,又成为俯瞰海景的观景平台。 除主场馆外,日本馆以圆形木结构象征生命循环,内部木板拼接形成视觉通透的展陈空间;卡塔尔馆由隈研吾事务所设计,以单桅帆船为灵感,采用日本传统木构技艺与白色织物包裹,展现海洋遗产与未来愿景;奥地利馆则以木质螺旋雕塑诠释音乐旅程,组件可拆卸回收,凸显可持续性。 中国馆虽未采用全木结构,但通过竹质材料与装配式建造技术,呼应绿色主题。其“中华书简”造型以竹简板镌刻六种字体诗词,竹墙缝隙引入自然通风,阳光板幕墙优化采光,实现文化传承与低碳建造的平衡。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以“中华书简”为意象,外立面以竹简为形、镌刻《诗经》《楚辞》等119句诗词名篇,金、篆、隶、行、楷五体交织流转,将千年文化基因凝于现代建筑肌理,构筑起贯通古今的诗意长卷,彰显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与绿色未来的哲思共鸣。
西班牙馆以“黑潮”为主题,采用木质门廊结构与环保材料,模拟海洋流动感,结合太阳能象征,打造充满生命力且可持续的展示空间。
荷兰馆以“共同基础:共同创造一个新的黎明”为主题,通过嵌入巨型球体的长方体块象征“旭日”,结合可再生材料与零排放能源,打造循环可持续的“人造太阳”意象建筑。
世博大厅“Shining Hat”设计灵感源自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之塔”,建筑外观为巨大白色锥体,顶部延展出金色盘状屋顶,其光线反射效果经精密计算,特定条件下可呈现“突破天际”的视觉效果。
“法国馆”以“自然剧场”为设计理念,融合法国多重生态系统,通过“上升、发现自然景观和回归地面”三段式游客观展通道,展现人类科技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
瑞士馆以五个泡泡球体组合的球形建筑为设计,号称“瑞士历史上最轻的建筑”,聚焦“生命”“星球”“增强型人类”三大主题,展现其最小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巴林馆以船体龙骨为灵感,采用木质格栅构筑17米高“海上纽带”,融合巴林航海遗产与日本细木工技术,打造可持续的“连接海洋”主题展馆。
大阪世博会null²展馆以模块化镜面结构打造可变空间,融合数字孪生与触觉交互技术,构建虚实交融的动态环境,探索自然、科技与生命的共生关系。
沙特阿拉伯馆设计以可持续性与文化交融为核心,采用轻质沙特石材与模块化结构,模拟传统村庄布局,外立面渐变色彩与陶瓷纹理呼应海洋意象,融合太阳能光伏与节能照明技术,实现零碳排放目标,并获WELL健康认证,展现未来建筑的生态智慧与地域特色。
卡塔尔馆以卡塔尔传统单桅帆船为原型,采用轻质木构与织物曲面造型,融合卡塔尔传统木工技艺与日本建筑工艺精髓,展现卡塔尔文化传承与经济转型的多元成就。
还有50%的精彩内容待解锁
声明:本作品为平台个人会员上传,不代表元素谷平台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及展示服务。原创或分享该作品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联系上传者或平台官方及时更正处理。
- 1
- 收藏0
- 举报
-
城市旅游 文旅类营销方案
营销推广
-
学校宣传片策划脚本方案
视频/舞台脚本
相关推荐
刷一刷- 全部评论(0)
听说第一位评论的人最帅